利用星系旋轉特徵及組成探討星系赫羅圖之資料點分布特性

作者

陳則宇

陳彥勳

指導老師

葉昭松 老師

作品摘要

浩瀚無垠的宇宙中,星系扮演了基本的組成單位,是探究宇宙的重要途徑。1910 代,天文學家埃納・赫茨普龍和亨利・羅素提出了赫羅圖(H–R diagram)──以光譜型為橫軸,光度(或絕對星等)為縱軸,將恆星的資料點繪於圖上,可顯示出一明顯帶狀分布,稱為主序帶(Main sequence);後續也發展出以星團赫羅圖作為星團年齡指標的相關方式。而恆星、星團皆為星系的成員,因此我們嘗試取得天文資料庫中的觀測數據,將星系的觀測資料同樣以赫羅圖方式繪製,發現一明顯的帶狀分布,趨勢與恆星赫羅圖之主序帶相反。接著我們利用恆星、氣體旋轉特性,以及金屬度的繪圖,嘗試分析不同種類星系的特徵及建立彼此間的關係,並解釋它們在星系赫羅圖中的分布特性。


成發影片